欢迎访问安徽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官方网站

全省十佳班主任事迹系列宣传之七:丁海燕

文章出处:安徽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作者:发布时间:2023-01-10浏览次数:123

丁海燕:特殊学生心中那个最亲的人

 

 ͼƬ1.png

学生们将丁海燕紧紧抱住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让他们充分绽放个人光彩,成为身残志坚的人,是我的梦,更是我矢志不渝的坚守。在这段前行的路上,他们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被放弃!”丁海燕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不言弃,为特教孩子筑梦

坐落在蚌埠市淮上区的市特殊教育中心,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就像一个个魔法师,让智障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让听障学生学会看书识字,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丁海燕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扎根特教24年,用爱温暖着特殊学生,用智慧助力他们飞翔。

“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特殊教育’的‘特’。”丁海燕感叹道。1998年,丁海燕从肥西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进入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工作,担任听障班班主任,这一干就是24年。面对眼前的孩子听不到,不会说,有的甚至还伴有其他障碍。丁海燕理解家长也知道他们很难成龙成凤,普遍期望不高。这给初入教坛的丁海燕带来了超乎想象的挑战。

“不能放弃,一个也不能放弃。”丁海燕不断告诉自己,因为她相信残月也能放光彩。

班上有个学生华儿不仅听不到,而且伴有智力障碍,9岁才开始上学。刚上到三年级,母亲便病逝,家里彻底放弃了对她的教育。丁海燕一次次与华儿的父亲沟通,但他总以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为借口,坚决拒绝孩子上学。丁海燕秉承“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丁海燕毅然承诺一定会好好照顾华儿,并教会华儿生活自理。这一承诺,就是6年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教导。

终于,快要毕业了,可华儿的父亲却说,那段时间他太忙,无暇接送华儿,想提前让她毕业。为了让华儿能有个完整的学习生涯,丁海燕干脆周末把她接回了家。虽然华儿并不优秀,但丁海燕知道她同样渴望学习,渴望成长。毕业那天,华儿抱着丁海燕久久不放。

小秋家庭经济困难,她和弟弟同在特教中心上学,可父亲重男轻女,打算让小秋退学。丁海燕一方面向学校反映小秋的家庭情况,为她争取学习费用的减免;一方面收集着各种能够说服家长的资料。学期末开家长会时,丁海燕让学生把成长记录袋中的“成绩”一一拿出来,举办了一个展览会。当小秋父亲看到女儿由不会写句,到成篇的日记与作文;由从未摸过画笔,到眼前的一幅幅花花草草;还有精美的绣作、运动会上的一张张证书……小秋样样都不比别人差,父亲毅然决然地表示,一定要让孩子完成学业。

钻教法,践行教科研精神

在他人看来,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升学压力,老师的工作就是搞搞活动,带孩子们玩玩。其实,并非如此。但在丁海燕看来,特教的每一个孩子都像一团迷,仅有怜悯之爱和满腔热情,远远不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走近这些特殊孩子,给到他们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成长,这是每位特教教师一生的课题。

听障孩子语言缺失,隔断了师生交流的通道,为了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特点,丁海燕认真钻研心理学,努力搭建师生间的心灵桥梁;她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图文并茂的绘本,便于孩子们学习与掌握;她利用活动和游戏,充分发挥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

丁海燕说,她这样全心投入,只为孩子们能够学有所获。都说听障孩子说不了话,丁海燕偏不信,她不停地读书、学习,探索听障学生的语言训练方法;她刻苦钻研,努力实践,探寻手语和书面语教学......丁海燕刻苦努力,只为孩子们能够多一项交流的技能。

另一方面,丁海燕在教学教研上不断探究,总结提炼,积极参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比赛,先后获得优秀课例全国特等奖、省级优课、省特教公开赛二等奖、省手语翻译二等奖等国家和省市级奖项13次;微课和教学设计被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课件)20篇分别获国家、省、市级奖项;举办教育教学专题讲座20余次。    

“因为我选择了特教教师这个职业,就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责任,我会坚持教育的初心,继续扎根这边,无怨无悔。”谈起未来,丁海燕坚定地说道。“我只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和技能,让孩子们未来的道路能够走得轻松一点。”

【局长点评】 蚌埠市教育局

倾心特教育桃李  满园芬芳沁心扉

丁海燕扎根特教二十四载,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立德树人,倾心特教育桃李,满园芬芳沁心扉,她是“四有”好老师的典型代表。

她是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作为蚌埠市丁海燕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主持人,她带领团队探究班主任工作,解决教育教学难题。

她是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中师毕业后一直担任听障班班主任,视特殊教育为事业,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成绩显著。

她是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她视残疾学生为自己的孩子,用爱温暖着他们,用智慧助力他们飞翔,是特殊学生心中最亲的人。

她是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她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走近特殊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成长。

在教育这方土地上,丁海燕用热忱诠释了真爱,用平凡书写了伟大,她倾心特教,用爱心和智慧滋养。着娇弱的花朵,让特教园地充满了生机和芬芳。

                                                 □稿件由安徽青年报记者丁亚东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