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官方网站

英国剑桥大学研学学习日志四

文章出处:安徽省教育发展基金会作者:发布时间:2025-09-04浏览次数:12

英国的首都伦敦,是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当踏上这片土地,周遭是机场嘈杂的人群,我却顿时被它内里的沉稳和深远所吸引

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大本钟和伦敦眼。当大本钟敲响时,浑厚的钟声回荡在伦敦街头,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泰晤士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穿过城市,岸边的伦敦塔桥、议会大厦等建筑错落有致,远处的高楼大厦与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展现出伦敦独特的城市风貌。

伦敦国家美术馆让我打开了艺术认知的大门。达・芬奇的细腻、梵高的热烈、莫奈的柔和,不同画家的风格与技法让我感受到艺术的多元魅力。讲解员对画作背景的解读,更让我明白艺术作品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时代背景与画家情感的载体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大英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从埃及的金字塔文物到中国的瓷器,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让人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我们重点参观了伦敦的几所顶尖高校。LSEUCL 的校园环境十分优美,古老的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楼相得益彰走进帝国理工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校园内的实验室里,学生们正在专注地进行科研实验,走廊上随处可见学术海报与科研成果展示。

除了顶尖高校,伦敦的多元文化更像一幅鲜活的画卷,深深印在我脑海里。街头巷尾,不同肤色的人们笑着交流,英语、法语、阿拉伯语交织成独特的城市声响;街角既有飘着肉桂香的中东餐厅,也有挂着红灯笼的中式商铺,推门而入还能听见熟悉的粤语,陌生与亲切在此刻奇妙交融。

811-814

抵达剑桥的第一天,清晨的阳光洒在康河上,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岸边的古老建筑相映成趣,瞬间驱散了长途飞行的疲惫。办理完入住后,我们便前往剑桥大学的课堂,开启了为期 4天的学术课程。

课堂上,教授们围绕 AI 科技发展、跨文化交流与创新创业等几大主题展开讲解。

AI 科技发展课程中,教授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 AI 在医疗诊断、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还带我们探讨了 AI 伦理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当看到 AI 算法能精准识别疾病影像,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建议时,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学习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跨文化交流课程则让我对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共通之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双向的文化输出让我明白,跨文化交流不仅是了解他人,更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文化的过程。

创新创业课程更是让我收获满满。学院邀请了几位剑桥大学的创业校友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从项目构思到市场调研,再到融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他们强调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现实需求的突破”,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课下,我们参观了剑桥大学多所历史悠久的学院,如国王学院、三一学院等。走进国王学院,哥特式建筑的宏伟气势让人惊叹,教堂内的彩绘玻璃描绘着《圣经》故事,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面上,形成五彩斑斓的光影。三一学院则是牛顿、培根等著名科学家的母校,学院内的苹果树传说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息息相关,站在苹果树下,仿佛能感受到科学精神的传承。此外,我们还体验了剑桥游船,撑篙人缓缓划动船桨,康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岸边的垂柳、古老的建筑与远处的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815-820

抵达爱丁堡时,天空依旧晴朗,爱丁堡城堡坐落在死火山顶上,俯瞰着整个城市。站在城堡的城墙上,爱丁堡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红色的屋顶、古老的街道与远处的山脉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有着相似的学术底蕴,但又有着不同的风格。在牛津大学,我们参观了基督堂学院、贝利奥尔学院等,牛津大学的校园更具市井气息,学院与城市街道相互交融,学生们在街头巷尾讨论学术问题,展现出独特的学术氛围。

约克大教堂是约克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教堂的建筑装饰华丽精美,彩色玻璃窗户描绘着宗教故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让人感受到庄严与神圣。在约克的街头,我们还参观了中世纪风格的街道与商店,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

之后,乘车前往格拉斯哥周边的自然湖区。抵达时,湛蓝的天空与澄澈的湖水相映,阳光洒在湖面,泛起细碎的金光,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偶尔有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宛如一幅灵动的自然画卷。我们沿着湖边步道漫步,清新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

研学收获与感悟

13天的英国研学之旅虽然短暂,让我收获颇丰。

在学术方面,通过在剑桥大学的课程学习与对多所顶尖高校的参观,我感受到了英国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于探索,这种教育模式让我深受启发,也为我今后的学习指引了方向。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交流互动,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与价值观。在交流中,我不仅学会了尊重文化差异,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向他人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我意识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能力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人文风情方面,通过对英国多座城市的走访,我感受到了英格兰与苏格兰不同的文化特色。英格兰的城市更具历史底蕴与学术气息,而苏格兰的城市则更具独特的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观英格兰的严谨与苏格兰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剑桥与牛津的学术沉静、伦敦的多元包容、爱丁堡的民族风情,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灵魂。这些经历让我跳出 “单一视角” 看世界,明白不同地域的文化与历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返程航班的舷窗掠过伦敦的天际线,那些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城堡里的历史回响、湖区边的清风暖阳,早已化作回忆随风飘远。总之,这场英国研学之将会成为我镌刻在青春里的难忘篇章不仅拓宽了我看世界的视野,更让学术认知、跨文化视野与个人能力在实践中悄然提升,未来的求学路上,我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继续前行,把研学中的感悟化作逐梦的力量,朝着更高远的目标坚定迈进。

时间:2025年8月20日

姓名:汪宜佳

所在学校: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