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伦敦的清晨有些微凉,天色透着淡蓝。我们准时出发,开启了这座世界级城市的探索之旅。坐在大巴上,望着窗外错落有致的建筑与行人,我的心情格外期待——今天的行程,是一次与英国历史与艺术的深度对话。
上午的徒步行程从白金汉宫外开始,一睹这座英王室宫殿的庄严外观,门前卫兵的整齐换岗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随后,我们途经唐宁街10号,虽然仅能远观,但想到这里曾是无数英国首相办公与决策的地方,心中仍不免生出敬意。
接着,我们沿着街道步行至大本钟与威斯敏斯特教堂,那些只在书本与影视剧中见过的地标,如今近在眼前,令人震撼。虽然只能外观,但高耸入云的大本钟与典雅庄严的教堂外立面,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最后,我们在泰晤士河畔远眺伦敦眼,那座巨大的摩天轮静静矗立于城市天际线中,仿佛在注视着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日夜轮转。
午餐过后,我们参观了英国国家美术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我近距离欣赏了众多欧洲大师的原作,如梵高、透纳、莫奈等。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艺术不只是画布上的色彩,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浓缩。离开美术馆前,我们在特拉法加广场短暂停留,感受伦敦市民生活的脉动与广场上的自由氛围。
晚上,我们返回酒店休息。一天的行程虽紧凑却充实,我的脑海中仍浮现着今日所见的历史建筑与艺术杰作。伦敦,用它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悄然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2025年8月10日,伦敦依旧天朗气清。今天,我们将走进世界闻名的大英博物馆,也将踏入几所英国顶尖高校的校园,一天的旅程,注定与“知识”紧密相连。
清晨,我们乘车前往大英博物馆。走入这座庄严宏伟的建筑,一种历史与文明扑面而来的厚重感让我不自觉放轻了脚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古埃及展区、希腊罗马雕塑馆和中国文物展厅。当我站在“罗塞塔石碑”前,望着那块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画面。每一件文物,都不只是物质遗产,更是时间的见证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为真实地感知。
午餐后,我们开启了名校探访之旅,先后走进了伦敦大学学院(UCL)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UCL校园中现代与古典交织,学生们步履匆匆却神情专注,展现着学术氛围的浓厚。相比之下,LSE更显严谨与思辨,校内布满各类关于经济与社会议题的展示板,让我这个非经济专业的学生也不禁驻足思考。
虽然只是短暂探访,但我清晰地感受到这些世界名校所蕴藏的自由学术精神与开放包容氛围。它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为有准备的人敞开着大门。
傍晚,我们乘车前往剑桥。沿途的风景从城市高楼逐渐过渡到绿野乡村,一路安静而美好。抵达酒店时,夜色已落,旅途虽略显疲惫,但内心却被知识与梦想填得满满。
这一天,我从文明的起点走向学术的高地,也更坚定了将来走向世界、不断追求知识的信念。
2025年8月11日,晨光洒在英格兰的绿意中,我们踏上了又一段充实的剑桥研学旅程。今天的主题,关乎未来的金融世界,也关乎这座城市最深处的人文底蕴。
上午的课程教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结合ChatGPT、智能投顾、大数据风控等案例,帮助我们理解AI技术如何颠覆传统银行与投资模式。我尝试在课堂提问中加入自己的见解,也认真倾听来自其他同学的不同视角,感受到金融科技世界的广阔与复杂。
午后,我们换上轻松的步伐,踏上剑桥徒步之旅。沿着康河两岸,我们依次路过圣约翰学院、三一学院、国王学院……每一栋建筑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剑桥八百年的辉煌历史。导游告诉我们,那些古老的石墙背后,曾走出无数学术巨匠与诺奖得主,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象未来某一天自己是否也能在这片土地留下印记。
最让我惊喜的,是我们走进了“老鹰酒吧”(The Eagle Pub)。这里看似是剑桥最普通的老酒馆之一,却因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曾在此举杯庆祝而声名远扬。酒吧的天花板上还保留着二战时美国飞行员留下的签名,那种“历史就在身边”的感觉让我久久沉浸。
日落时分,我们在温润的晚风中返回酒店,身体略感疲惫,内心却无比丰盈。这一天,我在课堂上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在街巷之间看见了学术之外的剑桥温度。
如果说AI重塑的是未来的金融秩序,那么剑桥留给我的,是面对未来依然从容不迫的力量。
2025年8月12日,阳光洒落在剑桥大学古老的石墙上,空气中弥漫着盛夏特有的热烈与活力。今天,是我在剑桥大学研学的又一天,既有课堂上的思想激荡,也有校园间的文化漫步,每一刻都令人沉醉。
上午的课程安排在一栋现代化教学楼内。踏入教室的瞬间,我仿佛能感受到一代代学子在此思索与求索的足迹。授课教授思维敏捷、语言幽默,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与现实案例生动结合,引导我们从全球视角重新思考AI与科研的关系。我努力跟上节奏,尝试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略显紧张,却收获满满。这种跨文化的学习体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思想碰撞”。
下午,我们踏上了游览剑桥的旅程。漫步于各大书院之间,我被国王学院庄严肃穆的哥特式教堂深深震撼,也走过那座牛顿曾静思万有引力的小桥。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座传说中不用一钉而建的“数学桥”——如今它仍静静横跨河面,象征着剑桥不朽的理性与智慧。
沿着康河缓缓前行,我们体验了充满英伦风情的撑篙泛舟。撑船的学生是本地人,一边掌舵一边讲述沿岸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当我们经过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时,我仰望那座哥特式桥身,不禁想象昔日学子在桥上踱步沉思的模样。柳枝轻垂水面,阳光跳跃其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缓缓流淌。
行程结束时,我心想:剑桥,不只是高塔深院,它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是灵魂的栖息地。感谢这次研学,让我得以在此学习、思考、行走,也更加坚定了未来不断探索世界、追求学术的信念。
2025年8月13日,今天是我们在剑桥倒数第二个完整的研学日。清晨的空气依旧清凉,阳光透过树梢洒在石板路上,仿佛一切都在悄悄告别。
上午的课程主题是《未来科技与医疗健康》,这是一场跨学科的思想之旅,教授引导我们从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角度,重新审视科技与医学的融合。虽然内容概括性较强,但却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维度:原来技术不仅能改变生活方式,还能以更深层次的方式,守护我们的生命与健康。
课后老师简单而真挚地总结了几天的学习内容,也肯定了我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当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时,我突然意识到,在剑桥的日子真的接近尾声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每一天都无比充实,我会一直记得在剑桥课堂上举手发言的那一刻,也会记得河边泛舟、书院游览时的惊叹与欢笑。
下午我们参观了塞德威克地球科学博物馆(Sedgwick Museum of Earth Sciences)。一走进馆内,就被琳琅满目的化石与矿石标本吸引。从冰川时代的巨兽骨骼,到几亿年前的古海洋生物,一步步穿越地球演化的时间长河。那一瞬间,我强烈地感受到:科学的伟大,不只在于技术的革新,更在于它帮助人类理解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傍晚,我们安静地返回酒店。城市依旧热闹,但我们好像都沉浸在一种温柔的告别中。
这次剑桥研学虽已接近尾声,但留在我心里的,不只是课堂与景点,而是一种追求知识、尊重文化、勇敢表达的精神。它将像康河的风一样,长久陪伴我继续前行。
2025年8月14日,晨光温柔地洒在窗前,剑桥的这一天,注定充满“未来感”。这是我们在剑桥的倒数第二天,也是我最期待的一项研学内容——前往剑桥科技园,深入了解世界前沿的科技产业。
上午让我眼前一亮的课堂内容,是在科技园的实地学习。这里汇聚了来自生物医药、计算机与电信、工业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的高新企业,我们边走边听讲解老师介绍,不时还能看到办公楼内工程师与研究员们的身影,专注而坚定。
尤其在生物材料展区,当讲解员介绍到剑桥如何借助AI与大数据进行研发,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不再遥远,它正一步步走近我们生活的核心。走进那些为AI赋能、为全球通信架起桥梁的实验室,仿佛能预见人类未来信息社会的模样。
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同伴回到市中心,在剑桥老街上随意漫步。没有行程安排的几个小时,反而让我更静下心来,去体会这座城市的节奏和温度。
夜幕降临,我们回到酒店。这一天,我不仅看到了世界的前沿,更看清了自己的方向——有目标的人生,总是更加坚定而从容。
2025年8月15日,我们离开了熟悉的剑桥,踏上前往英格兰古城——约克的旅程。一路上,我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心中既期待又好奇:这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城市,会以怎样的面貌迎接我们?
到达约克后,古老与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首先参观了约克大教堂(外观)。尽管未能进入内部,但那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尖塔和精美繁复的雕刻已让我震撼不已。阳光照在灰白色的石墙上,仿佛整个建筑都在轻声诉说着英格兰中世纪的辉煌。
随后我们前往国家火车博物馆,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惊喜。博物馆中陈列着从蒸汽时代到现代高铁的各种火车模型与真实列车,我站在“飞翔的苏格兰人”前,仿佛听见旧时汽笛穿越时空的呼唤。这些庞然大物承载着工业革命的记忆,也让我更深切地理解了“技术改变世界”的意义。
但最让我兴奋的,还是我们探访的那条现实版“对角巷”的肉铺街。砖石铺就的狭窄街巷,两侧是木质结构、微微倾斜的古老建筑,街边摆满了手工艺品、魔法道具与特色甜品店……我仿佛真的走进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同行的小伙伴还买了魔杖,尝试了同款黄油啤酒,我们一边笑闹,一边拍照留念,童心未泯的快乐溢于言表。
历史、文化、工业与童话——这是我记忆中的约克。我知道,这将成为我此次英国研学中最独特、最温暖的一页。
2025年8月16日,随着大巴驶入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我第一次踏上这座充满历史与浪漫气息的城市,心中满是期待。这是我在第三期安徽省优秀大学生国际研学中的一站,也是在英国研学过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天。
刚到爱丁堡,我们便乘坐大巴沿王子大街缓缓前行。街道两旁是典雅庄重的欧式建筑,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迷人,整座城市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着我们一页页去翻阅。街头的音乐人弹奏着苏格兰风笛,让人仿佛置身电影场景。
随后,我们来到了爱丁堡城堡。这座矗立在岩石山丘上的古堡曾是苏格兰王室的象征,如今则是这座城市的灵魂。站在城堡高处,俯瞰整个爱丁堡,红顶灰墙、绿树成荫,仿佛时光凝固。我仿佛听见了中世纪的回响,也对苏格兰悠久的历史有了更真实的触动。
我们还登上了卡尔顿山,那里是俯瞰全城的绝佳位置。从山顶望去,城市的线条与天际线交织成一幅宏伟的画卷。接着,我们沿着皇家大道一路前行,街道两旁是历史遗迹与现代小店的并存,街头艺人的表演、偶遇的本地市集、转角的咖啡香,都构成了这座城市独有的风景。
傍晚时分,我们踏上前往哥拉斯哥的旅程。车窗外的景色缓缓后退,而我的脑海却还停留在石板路上的每一次驻足。今天的爱丁堡之行,不只是一次地理上的移动,更是一次文化与心灵的深度触碰。
这次研学不仅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更让我思考了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意义。我期待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继续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受文明。
2025年8月17日,清晨的阳光从车窗外洒进来,伴随着一路微微摇晃的节奏,我迎来了这趟英国研学旅程中最宁静,也最贴近自然的一天。
我们的目的地,是闻名世界的英国湖区国家公园。这是英国最大的国家公园,被誉为“英格兰最美的风景画”。车驶入湖区腹地时,视野豁然开朗:远处群山叠翠,脚下湖水如镜,天地仿佛都被清新与静谧浸润。我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一开口,就惊扰了这份自然的神圣与纯粹。
午餐过后,我们得以在湖区自由活动。我带着一片小面包走近湖边,野鸭悠闲地在水面滑行,见我靠近,也不慌张,反而热情地围拢过来。将小小的面包屑抛入湖中,看着它们争抢追逐,我竟觉得一种奇异的亲切。同行伙伴则纷纷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幅幅如诗如画的风景,有人站在湖边沉思,有人蹲下观察水边的小花,湖光山色间,大家都被这片纯净打动。
湖区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一片文学的沃土。想起华兹华斯的诗句:“我漫游,像一朵孤独的云。”此刻我才真正明白,这片湖光山色为何能滋养出如此细腻的诗心。童话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也曾在此居住创作,《比得兔》的温柔笔触,大概正是源于这片土地的灵气。
傍晚时分,我们乘车前往曼彻斯特。告别湖区那一刻,我回头望了一眼渐远的山影湖光,心里默默说了句:“再见,诗与自然。”
今晚入住曼彻斯特,我知道,明天,又将开启另一段现代与历史交织的新旅程。但这一天下来的宁静与感动,将长久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2025年8月18日,阳光柔和地洒在车窗上,我们又踏上一段新的旅程——目的地是享誉世界的牛津大学。
抵达牛津时已是中午。这座城市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它并不喧闹,反而充满着一种沉稳与典雅的气质。午餐后,我们开始了今日的重头戏——牛津大学开放式课堂与实地参观。虽然只能参观各个学院的外观,但那一幢幢古老而庄重的建筑,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漫步在圣玛丽教堂前的鹅卵石路上,抬头望去,教堂高耸入云的塔楼仿佛在与历史对话。导览老师为我们讲解基督教堂学院的历史与哈利·波特取景地背后的故事,我站在学院门前,仿佛能看到昔日学子穿梭其间的身影。随后参观的博德利图书馆和学位颁发处,则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知识殿堂”这个词的分量。
下午,我们前往比斯特购物村,算是一种短暂的放松与调剂。这里聚集了众多时尚品牌,街道设计优雅整洁,店铺林立却不显拥挤。我和朋友们结伴而行,边逛边聊,感受着异国街头的轻松氛围。虽然只是短短几小时,却也是研学生活中难得的生活小憩。
傍晚,我们乘车返回伦敦。车窗外夕阳西下,我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与小镇,脑海里仍在回味牛津那浓厚的人文底蕴与历史温度。这一程,我不仅看见了学术的殿堂,也感受到了学习之外的世界之大与心之所往。
2025年8月19日,多云。今天,是我此次英国研学之旅的最后一天。清晨启程前往市区,车窗外的伦敦依旧人流如织,却已不再陌生。这些天的每一段旅程,都化作回忆沉淀在我的心里,今天,是时候总结与告别了。
上午,我们迎来了本次研学的结营汇报。虽然我没有上台发言,但作为小组的一员,我全程参与了内容准备,也在台下认真聆听每一个小组的展示。那些熟悉的景点、课堂话题,随着讲述者的声音再次浮现在我脑海中——从伦敦的白金汉宫,到剑桥的数学桥,从AI与科研的课堂,到康河上的撑篙泛舟,每一段回忆都像是电影片段,被再次播放。我看着同伴们侃侃而谈,忽然觉得,这几天我们真的成长了很多,也沉淀了很多。午餐后,我们探访了本次研学的最后一所高校——帝国理工学院。与牛津、剑桥的古典不同,帝国理工的校园更显现代与科技感,是一座充满未来气息的理工殿堂。
下午四点,我们前往机场,准备踏上归国的航班。安检、托运、排队、候机……每一个动作都显得熟悉,却也夹杂着一丝离别前的安静与回味。站在候机厅的玻璃窗前,我望着远处的跑道,心中不禁默念:谢谢你,英国;谢谢你,这场让我走出课本、走进世界的研学旅程。
此刻的我,行李中装满纪念品,心里装满思考与感悟。我知道,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这段在异国他乡的经历,终将在我未来的成长路上,留下熠熠生辉的印记。
时间:2025年8月9日
姓名:王珺
所在学校:巢湖学院